中国宫殿式古建筑是否就等于佛教建筑?

2020-07-15 0


中国宫殿式古建筑是否就等于佛教建筑?这个问题是必要反思的,无论是南北朝、唐宋、明清,传统宫殿式建筑及所有的古建,是不是等同佛教建筑?如果是,可能去一个道观或是皇宫也是一样的建设风格,我们能说他是佛教建筑吗?

当然并非如此,各地有许多的孔庙,风格也是一样,台湾的圆山大饭店,也是宫殿式建筑,能否说这写建筑是佛寺?因此并非古建就是佛寺,只是佛教在中国发展他必须依托每个时代的风格建筑,但形式是否就符合佛教需求,外观的形式是否能够代表,这个概念值得反思。

如今,我们能不能规划出一个佛寺,看他的外观,很明确的知道是佛教建筑,不会是其他的宗教或他类业态?从道场规划设计的角度必须要有这个重要的环节,一个符号必须要很明确,用这个原则来回望是否儒释道或传统建筑风格都是一样的,你很难从外观看出这是什么建筑,这是很实在的。在印度,过去的塔庙,为什么叫塔庙,因为过去印度的塔,就在塔里面讲经说法、修行,功能符号一看就明白。因此必须在外观中加入一些符号形成一种特色,一看就知道是佛教建筑,这是绝大部分现代人不容易做到的。提出这个观点,不是说我就能做到,这是一个反思的课题,我的经验值当中告诉我提出这个见解同大家做一个反思。

我们依托中国古建时候,是古建的标准规格是否能符合佛教?很多弘扬佛法修行的空间,殿堂,大部分是明清的,纵使是唐风,大都是穿着唐代的外衣,但格局还是明清的。同样前后的进深很浅,好比四天王殿看到的人群全部都是挤在前面,只要十个人在弥勒佛前面,后面就进不去了。而大雄宝殿纵使大一点,二十个人在店门前,后面的人同样也就进不去了。一个道场在佛殿面前那么庄严,却因空间不足而导致凌乱,目前大部分的道场都存在这个问题。

这个问题我们要去正视,弘扬佛法要提升,我们就要正视目前的一些问题,如何改进提倡新的观念,提出中国古建是否能代表佛教建筑?两个反思点,第一点,从外观我们能否规划出一看就知道是佛寺的建筑,第二点,纵使我们依托古建,不改变,它的建筑格局必须要符合弘扬佛法及修行的格局。

佛教建筑格局要符合弘扬佛法及修行的格局

古建筑不能代表佛教建筑,纵使我们依托古建,不改变,它的建筑格局也必须要符合弘扬佛法修行的格局。

上图为传统寺院的格局,看平面可以了解殿堂深度都不深,大家都挤在门口,一个大殿又有供桌,又有拜垫,到最后人可以走动的只剩下一点点空间,然而大家都想,寺院都是这么做呀,这么做一定是对的吗?大家要反思。

我们看到很多的唐式建筑,以日本老寺院为例,它继承唐代的风格,从侧面看殿堂的进深是不是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明清建筑深度还深?

进深深度深很多,为何?因为我们到殿堂瞻仰佛像,殿堂的中心就是佛,倘若瞻仰佛像时佛像距离我们很近,将不会有一个很好的瞻仰空间,信众都会挤在门口。因此,在日本,佛像造像都是往后退的,乃至于到台湾看,也都是如此的,前面留出很大的空间可以礼拜瞻仰,我们进门,再慢慢走近佛像,往佛靠,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去思考的问题,并非唐式就代表外衣,建筑的结构格局也必须要符合弘扬佛法修行的格局才行。

上图这些建筑的进深同样很深,唯有良好的深度我们道场才能利用,在办法会的时候,人才可以容纳的更多。佛法想要兴盛,结果里面没能进去多少人,办个法会,很多的功德主可能进去几十个就满了,一个大的道场,护持的人那么多,连殿堂都进不去,这样也说不过去。因此佛法要兴盛,必须要有大容量的格局,进深深度一定要拉长。拉长的依据在哪里?唐代都是这样子,平常都是这样的格局,东西宽,南北窄,而且比这个比例还更窄,在日本的寺院还有这样子,进深那么深,台湾的寺院也都是这样,进深越深,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进去。这就是佛法要兴盛,大家都要反思这个问题。


从外观上能否规划出一个真正的佛教建筑?


上图为台湾中台禅寺的外观,东西总宽两百二十米,南北总款是一百一十米,在前后一百一十米的过程中,四天王殿跟大雄宝殿是连成一气的,以阶梯分析,大殿采用这种格局,可以容纳很多人。

中台禅寺一景,朝山阶梯,很多的寺院都可能定期办朝山,那必须要有朝山阶梯,必须去礼拜,忏悔发愿。因此很多依山而建的此庙,就很适合做朝山步道,当中就必须知道台阶的宽度,以满足念佛号要跪拜的需求。山顶有一尊佛,朝山从山下忏悔到山顶发愿回向,是一种修行的锻炼。这样的设计概念,纵使没有依山而建,如果建筑量体够大,也是可以做这样的一个设计。

教理演绎,以相表法,运用到建筑也是一样,上图铜门设计了圆形的铜点,共有一千两百多个,我们经常看到经典有千二百五十人常随众,即代表一千两百五十个铆钉,铜门上都有佛法僧的连续文,这都属于一种符号,通过这些符号来表征一个法义,即以相表法。

代表道场的符号,看到锡杖大概就知道是佛寺了,能否有产生这样的联想,除了佛,看到锡杖可能会想到佛寺,这代表是一个重要的象征。此锡杖又和传统的锡杖不一样,我们佛法有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,这个锡杖的设计代表这座道场是融合大小乘佛法,大乘大圆镜智再加六个环,代表六波罗蜜,上面为小乘,彼此互融。因此只要是教理演绎以相表法,没有不可以的,只要符合这个原则,华严经十回向品里面并没有告诉我们不可以。佛陀没有说不可以。

这是台湾都市里的佛教精舍,从外观感觉不到是一个道场,但是可以看到一尊菩萨,看到菩萨会知道这是道场。都市里土地取得不易,在狭小的空间,怎么去建设?很多都市发展的过程当中,弘扬佛法并非在山里,未来多是在都市里,而理当配合都市旁边的环境,都已经趋于时尚现代,若出现不协调的建筑,不符合城市规划。因此,我们要与时俱进。这栋精舍象征的是这尊菩萨,至少知道这是佛教道场,这是一种参考的形式。

这也是一个禅寺,他可以做成这样的一个单体,因为地不大,我们可以把很多空间做互融综合。

佛教建筑格局的实用性改进

这是台湾的一个寺庙,从大马路就可以看到一层的佛像,基本上知道这是佛教建筑,如果你没有看到佛像,把寺庙牌匾拿掉,你就说不出这个空间是什么。这里强调的一个特色,主殿和侧殿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,因为方便。规划道场有一点我很重视,师父们上殿从寮房走出来,从大殿到斋堂的这个动线中,是补穿平常的长衫,而是披法服穿袈裟,法服这是佛陀给予的,过去尊重袈裟的一句话,即顶戴受持。过去六祖慧能大师还在的时候,武则天曾经把佛陀的衣钵请回去皇宫供养,归还时更派一位将军把袈裟一路顶在头顶上回寺院。袈裟是一个圣物,这叫顶戴受持,代表释迦牟尼佛的精神。因此师父们要上殿是披法服,怎么样在下雨下雪的不要去淋湿,这是我们身为护法居士要去考虑的,包括师父建道场也是要考虑的。尊者袈裟,风雨都不让师父淋到袈裟,上殿之后要过堂,一样要穿着法服,怎么去做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动线。一个廊道也行,谁说大雄宝殿不能连廊?不晓得谁规定的,因为明清古建没人这么做?刚刚提到古建又不能代表佛教建筑,不符合佛教使用,所以说必须做一些我们真正实用的改进,古建很好,我也很喜欢古建,但是如何去改进?这些也是传统古建的变体呀,怎么样去演绎。

这是台湾的一个很明显的属于清代的建筑,带有闽南风格,同旁边大殿形成的配套,大殿前延伸出来一个很长的廊道,这个以后使用起来都会很方便,大殿能够形成一体。

这是台湾慈济的静思堂,你看他的进深是不是很深,因为要容纳很大,他也是从传统古建延伸的现代古建,很美很实用,符合佛教精神。

这是台湾法鼓山,同样,有方形的与长方形的建筑体。较浅的的长方形主体,他可以形成一个聚落,建筑都是相连的,地下通道是相连的,使用起来非常方便。这是台湾继承中华文化的延续,在延续过程当中与时俱进。不同时代不同需求,到了台湾佛法兴盛的时候就以度众考量,怎么容纳人,实用?大家来到这里很开心,很欢喜,都是围绕度众来考量的,如果今天建筑形式会影响到不方便,他是个好的佛教建筑形式吗?绝对不是,如同风水师,看了很多风水,确不善方便。我曾经看过一位,他的桌子空间只有四十公分,非得要放个鱼缸,鱼缸就放不下,他只剩下四十公分,每次他要离开座位都要闪个身,心里都别扭,怎么可能是一个好风水,因此我们不能让不对的世间法来框住我们,佛就是最吉祥的,有供的地方就是最吉祥的地方,第一吉祥之地。风水存在是好的,对我们人还是有影响,但看得太重是不对的,最终道场的格局必须要符合实用。

佛光山新盖的佛陀纪念馆,可以看到一楼的建筑量体,进去好几千平米就是一个空间,人潮才会进去。现代人很多是不愿意晒太阳的,不愿意走太多的路,纵使走路,最好不要让他淋到雨。两侧都有廊道,对于整个参观,参访,礼拜也好,这些信众乃至居士法师是完全淋不到雨的,吹的到风,淋不到雨。、遮风避雨,是现代人的需求,如果很有道行,我要去参礼,来一个知名的护法僧,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,不能说要刻苦,三步一拜,路很难走,这个才有愿心,这样才显的出道场的气势。当然,专修道场可以,但论弘扬佛法,这么做法缘没法打开,除非有圣物,圣史,圣人,前面的四个圣,不然的话是没有条件的。

x -

欢迎咨询

联系电话:

15150116835

图片关键词
江苏传斧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